(專業學位類别代碼:0252 專業學位類别名稱:應用統計)
(領域代碼:025200 領域名稱:應用統計)
一、專業學位類别及代碼
專業碩士學位類别: 應用統計
專業碩士學位代碼: 025200
二、培養目标
應用統計專業碩士的培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遵紀守法、具備良好職業道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Betvictor中文版應用統計專業碩士的培養圍繞我校流通領域辦學特色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地緣優勢,服務京津冀、面向全國,培養德才兼備、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具備堅實統計學理論基礎,能夠綜合運用統計基礎理論和方法解決經濟領域、金融領域以及物流流通領域的相關統計實踐問題,為政府部門、大中型企業、咨詢和研究機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統計專門人才。
三、培養規格
1.知識要求
(1)基礎知識
掌握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等政治理論知識,掌握人文基礎、自然科學等基礎性綜合知識,掌握職業倫理知識與職業法規。
(2)工具知識
具備一般應用統計類知識,包括研究和工作所需的外語、計算機、調研技能等技術、工具和方法類相關知識。
(3)專業知識
具有紮實的統計學理論基礎,了解應用統計領域技術前沿,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思想和收集數據的方法,并能夠根據數據的特點選用恰當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推斷和預測。
2.能力要求
(1)通用能力
領導能力,包括多學科團隊中的團隊精神、協調能力、有效溝通的能力;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和能力,包括理解職業及道德責任的能力、愛崗敬業的務實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包括對終身教育的認知能力及學習能力、對新知識的敏銳洞察能力。
(2)專業能力
能夠運用統計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結合計算機、大數據等方法及技術,準确有效地展示和诠釋數據處理結果,形成有價值的結論,具備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3.素質要求
(1)道德素養
愛國、愛黨,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品質、法制意識、社會責任意識等,具備愛崗敬業、熱愛勞動、遵紀守法的良好品質。恪守學術和職業規範,堅守學術和職業誠信。
(2)專業素養
具有綜合人文素養和一定科研素養,較強的實踐能力,能正确運用統計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社會經濟領域實際問題。
(3)職業精神
勤奮敬業,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具有合作共事的團隊精神;遵循嚴謹求是、進取創新的科學态度;堅持實事求是、嚴謹勤奮、勇于創新,富有合作精神。
四、培養方向
根據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碩士的培養目标與基本要求,結合本校多年來的學術積累以及教師的學術研究方向,本學科凝練出以下三個培養方向:物流與經濟統計、統計決策與優化、物流與金融大數據技術。
特色方向一:物流與經濟統計
基于統計學的基礎理論,融合管理學和經濟學的知識,圍繞碳能源經濟統計、高質量經濟統計、物流統計調查與核算、物流景氣和績效、物流産業關聯和競争力評價等方面展開研究,為解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提供決策依據和方法支持。
特色方向二:統計決策與優化
基于概率統計、運籌學、最優化方法等基礎理論,運用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究經濟社會領域的不确定性因素,并進行相應的預測與決策,為大規模複雜系統設計與優化、以及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和方法支持。
特色方向三:物流與金融大數據技術
基于大數據的采集、清洗、挖掘與分析等基礎理論,運用數據爬取、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聚焦物流與金融領域,處理大規模複雜數據,為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提供決策支持。
五、培養方式
1.實行校内校外“雙導師”指導制。校内導師全面負責研究生日常管理、學風和學術道德教育,制訂研究生培養計劃,指導研究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配合學位論文開題、中期檢查、指導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及論文答辯等工作。校外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職業發展規劃和實習實踐的策劃與管理工作。
2.采用學分制。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研究生修滿規定的學分,成績合格者即可進入學位論文寫作階段;論文答辯通過後按規定的程序授予應用統計碩士專業學位。
3.教學方式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采用啟發式與研讨式教學方法,把課堂講授、研讨、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特别是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專家開設講座或承擔部分課程教學。
六、學制與最長學習年限
采用全日制培養方式,包括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和學位論文三培養環節。學制為2年,最長學習年限為4年。其中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實踐環節不少于半年。
七、課程體系
八、必修環節
必修環節為應用統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在校培養期間,除了滿足規定的學分學習要求外,還需參加下列必修環節:
1.能力拓展環節
主要包括職業資格類課程和創新創業類課程。其中:
職業資格類課程:研究生在第1學期至第4學期在校學習期間,需至少獲得1項數據分析類資格證書,包括但不限于學生參加的CDA數據分析師資格證書、中國數據分析師(BDA)證書、中國數據分析師(CPDA)證書、北美精算師證書等。
創新創業類課程:研究生在第1學期至第4學期在校學習期間,需參加本學科領域及相關專業領域内的國内外學術、實踐及職業類競賽和比賽,至少1次,包括但不限于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應用統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大賽等。
2.專業實踐環節
主要包括學術前沿講座和企業實習實踐環節。其中:
學術前沿講座:研究生在第1學期至第4學期在校學習期間,至少參加10次與本學科相關的校内外組織的企業家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或研究生論壇。參加活動後必須撰寫心得體會,由導師督促其完成并考核效果。
企業實習實踐:研究生在校學校期間應在完成相關課程學習環節之後,參加企業實踐6個月以上,并提供相應實習證明材料,推薦學年為第2學年。
九、學位論文
應用統計專業學位論文要體現專業學位特點,突出學以緻用,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學位論文應體現學生已系統掌握統計學理論、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具備綜合運用統計及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創新性和實用價值。
論文類型一般應采用應用論文、案例報告、調研(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等。鼓勵學位論文選題與實習實踐、案例開發内容相關。
建立學位論文開題報告與預答辯制度、匿名評閱制度。組織研究生在正式答辯前一個半月參加學位論文預答辯會。學位論文評閱人必須至少有一名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管理崗位的校外實務部門專業人員。學位論文通過匿名評審和專家評審後,研究生方可提出學位論文答辯申請,具體按相關規定執行。鼓勵邀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校外實務部門專業人員作為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成員。
十、畢業和學位授予标準
專業碩士研究生在修業年限規定的期限内完成培養方案所規定的課程學習、能力拓展和專業實踐等教學任務,考核合格并獲得規定學分,畢業論文經指導老師、評閱老師審核通過,通過論文答辯,符合畢業的其他條件,則準予畢業,發畢業證書;研究生通過個人培養計劃規定的課程學習和必修環節,考核合格,但學位論文答辯未通過者,按結業處理,發給結業證書;學習滿一年以上退學的研究生,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要求的課程學習和必修環節,考核合格,發給肄業證書。達到碩士學位授予标準,研究生可根據相關學位管理規定,向學位評定分委會提出學位授予申請,經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和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授予應用統計專業碩士學位。
十一、其他